第十二中学高新校区2025级(13)班 韦思昕彤
“妈妈,报纸上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呀?”2019年秋天的一天,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指着《柳州晚报》上“小记者”团的招募海报好奇地问。妈妈笑着说:“他们在当‘小记者’呢,你去试试好不好?”虽然那时我认识的字还不多,但看着照片里“小记者”们神采飞扬的样子,我用力点了点头说:“好!”这个决定,让我的童年变得像彩虹一样绚丽。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”妈妈常常对我说的这句话,我在柳州晚报“小记者”团里得到了最好的实践。
在一次学雷锋活动中,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打扫图书馆。我踮着脚尖擦拭书架最高层时,一位老奶奶走过来对我说:“小朋友真棒!”我把这个温暖的瞬间化作文字,变成了《学雷锋·在行动》发表在报纸上。
那年清明节扫墓活动,让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“英雄”这个词的分量。站在烈士纪念碑前,我忽然明白,原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此来之不易。参观公安局陈列馆时,警察叔叔展示的破案工具让我大开眼界,回家后我写了《进警营·学干警·乐奉献》一文,不久就刊登在《柳州晚报》上,爸爸妈妈骄傲地把报纸贴在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。
世界读书日那天,我应邀在文弘书院朗诵《走进雨季》。候场时,我有点紧张。站在台上,看着台下观众期待的眼神,我忽然不害怕了,因为我知道,作为“小记者”,就是要勇敢地表达和分享。演出结束后,一个小妹妹跑过来要签名,那一刻,我感到我真的成为了一名合格的“小记者”。
去年,在柳州市军事博物园参加国防教育体验日活动时,我紧张地握着坦克模型的操纵杆。市军事博物园的老师说:“现代坦克炮塔能360度旋转,就像‘小记者’的镜头要捕捉每个角度的新闻一样。”我操控坦克模型顺利通过独木桥,阳光照在迷彩涂层上的斑驳光影,仿佛在为我喝彩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文字的蜕变。从最初只会写“今天我很高兴”的简单日记,到现在能生动描绘机器人组装汽车时“机械臂划出的银色弧线像流星尾巴”。记得我的处女作《包粽子》发表时,编辑老师把我原来写的“姥姥教我包粽子”,改成了“粽叶在姥姥掌心弯成小舟,载着雪白的糯米摇啊摇”,这让我想起了那句名言:“文章不厌百回改,反复推敲佳句来。”
要说最璀璨的时刻,当属“1号童星”钢琴大赛那个冬日。候场时,我数着第267号参赛牌上的序号,妈妈一边帮我整理着装,一边轻轻地对我说:“记得琴键就像‘小记者’的键盘,每个音符都要说出心里话。”当《辉煌的大圆舞曲》从我的指尖倾泻而出时,评委老师跟着节奏轻点钢笔的金色笔帽,那细微的闪光成了我谢幕时最美的掌声。后来在刊发的《钢琴比赛我获奖了》里,我偷偷把这份感动写成:“音乐和文字都是魔法,能把瞬间变成永恒。”这些珍贵的记忆就像一颗颗星星,点亮了我的童年夜空。
马克·吐温说:“20年后,让你感到失望的不会是你做过的事,而会是你没做过的事。”感谢6年前那个勇敢说“好”的自己,感谢柳州晚报“小记者”团,让我拥有了这么多精彩的故事。在柳州晚报“小记者”团的每一天,都让我的眼睛更明亮、手指更灵巧、心灵更丰富。这段奇妙的旅程还在继续,我已经准备好用笔尖记录更多美好的故事,因为我知道,正如冰心奶奶说的:“童年啊,是梦中的真,是真中的梦。”而我的梦,正在柳州晚报“小记者”团的星空下闪闪发亮。

